记者从贵州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新闻发布会上获悉,“十四五”期间,贵州将不断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,努力推动建成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强省。 着力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,聚焦特色优势产业重点县推动特色产业做大做强。推进农业优势产业适度规模经营,推动优势企业向优势区域聚集,建设农业高质量发展平台,持续抓好现代农业产业强镇、产业园区、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和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等平台建设,打造一批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基地。突出品种特色,实施种业提升工程,加快选育一批新品种,开展农业种质资源普查,重点做到发掘一批种质资源、提纯复壮一批地方品种、选育一批高产品种、建设一批基地。着力推广优良品种、集成推广技术模式、净化农业产业环境,促进品质提升,推动产业内部结构调整。 着力做强农产品加工业 以做强农产品加工业为重点推动特色产业全产业链发展,坚持延链补链强链相结合,科学规划农产品加工业布局,引导加工产能向主产区、优势区和物流节点聚集,促进产地与销区、科技与产业协同发展。以加工需求为牵引,建设加工专用原料基地,把田间地头打造成“原料车间”,形成“一镇一品”“一县一业”的发展格局。推进农产品初加工、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。围绕优质粮油、12大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和林下经济,以16家农产品(食品)深加工高成长培育企业为重点,合理布局原料基地和农产品加工企业,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,建设农产品储藏、加工、包装产业链体系。计划到2025年,力争全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0%左右,农产品加工产值超过8000亿元,带动140万户群众就业。 着力提升产业市场化水平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,通过市场化方式、依靠市场力量,加快农业提质增效步伐。瞄准中国农业500强龙头企业、农产品加工百强等优强企业,引进和培育一批引领型企业,新增认定一批龙头企业,扶持一批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。计划到2025年,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达1200家,国家级龙头企业达50家以上,省级示范家庭农场达3000家以上。力争推动3-5家有条件的龙头企业在主板上市,10家以上龙头企业在新三板上市。 着力提升产业标准化水平 建立健全农产品的生产标准、加工标准、流通标准和质量安全标准,构建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。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标准化,加快产地环境、投入品管控、农药残留等环节标准的制修订,把绿色导向贯穿农业生产全过程。发挥重点企业支撑引领作用,打造一批基础好、水平高、带动强的全产业链标准化基地。加强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监管,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、追溯体系和执法体系。计划到2025年,累计制修订12大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在生产、流通、加工、质量安全等方面标准310个。累计新增入驻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主体3490家,达10000家;累计新增“两品一标”产品数量63个,达444个。 着力强化农产品品牌打造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,推动经营主体贯标生产,打造一批基础好、技术水平高、产业带动力强的全产业链标准化基地。加强对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监管,维护好贵州绿色优质农产品的良好形象。努力提升品牌知名度,加快遴选一批有潜力的“贵字号”区域公用品牌重点培育,加大品牌宣传推广力度,围绕“贵州绿色农产品”“贵字号”系列开展品牌评价与推介,在农民丰收节等重大活动上集中发布、专题推介。计划到2025年,力争形成3-5个有全国影响力、价值超百亿的“贵字号”农业品牌。 着力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持续深化农村改革创新,以“龙头企业+合作社+农户”模式为基础,结合12个特色优势产业实际,因地制宜推行“合作社+家庭农场”“合作社+小农户”“家庭农场+小农户”等利益联结发展模式。深入推进农村“三变”改革,深入总结推广“抓两头带中间”“六共机制”等模式,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,优化利益联结机制,保障农民收入持续增加。计划到2025年,力争促进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%以上。 (本网记者 洪英杰 陈鹏 杨潇 张文莉) |